2025-11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01 |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995年11月20日 (农历九月廿八),世界上首例人造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1995年11月,一名退休的电影制片人成为世界上首例接受人造心脏的患者。手术是11月上旬在牛津进行的。手术的成功为成千上万名等待器官移植的心脏病人带来了希望。因为目前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非常有限。
这位名叫古德曼的患者当年64岁,是从25名志愿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挑选出来的。古德曼患有心脏衰竭,由于年龄的关系,他已不可能接受器官移植,医生曾告诉他最多只能活6个月。
据报道,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古德曼始终是清醒的。并且第二天他就能坐在床上了。
据医生透露,人造心脏被缝合在病人的左心室中、承担向体内供血的任务。医生们表示,虽然还存在着感染甚至血液凝固的可能,但他们已经把危险降到了最低限度。医生们乐观地估计,这名患者有可能存活较长时间。
以心脏病医生魏斯比为首的手术组试图向人们证明,对许多患者来说,人造心脏比无休止的吃药住院要好得多,而且价格也不贵。如果顺利,预计牛津心脏病中心将长期向各地的心脏病患者提供人造心脏。
人造心脏仍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克服感染。目前安装在古德曼身上的人造心脏是依靠体外的用电池带动的气泵来工作的,连接它们的导线使得感染随时可能发生。为了攻克这一难关,牛津大学的心脏病中心正在与美国人工心脏的先驱者加维克博士合作,他们准备研制一种微型气泵直接装在患者体内以避免感染。牛津的霍德克里夫医院希望它的病人能够成为第一批受益者。